福鼎新聞網訊(朱靈塬 王婷婷)走進福鼎市貫嶺鎮貫嶺村,人來車往的104國道旁,一座嶄新的商貿樓矗立眼前。
據貫嶺村黨支部書記、村主任洪仕行介紹,這座商貿樓由當地閑置的老彈簧廠改造建設而來。“去年5月開始謀劃,通過申請‘鄉村振興·富村貸’作為建設資金,樓房部分出租后,村集體每年可增收30萬元。”
盤活閑置資源,實現長效增收。近年來,運用各級村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、“富村貸”等資金,貫嶺鎮積極盤活鎮村存量資產資源,推動農產品產業園標準化廠房、產業人才公寓、梔子加工廠等集體產業發展,促進集體增收、村民致富。
去年以來,為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福鼎市深入實施“百萬村財、千萬鄉財”行動,聯合農信社開發財政全額貼息的“鄉村振興·富村貸”,以財政資金引導金融資本支持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,讓更多金融“活水”暢流鄉村。
“每個村貸款總額度為500萬元,根據各村情,采取盤活資產、投資入股、物業租賃、飛地抱團、合作經營等方式,在促進產業發展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。”福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。
晴川灣畔、太姥山下,寧德核電站的4臺機組源源不斷地輸出清潔能源。
如何借助鄰近區位優勢,促進鄉村兩級集體經濟增收?硤門畬族鄉青灣、斗門頭等6個村根據寧德核電5號、6號機組建設需求,每村申請“鄉村振興·富村貸”300萬元,規劃流轉,申報400畝工業用地,出租作為5號、6號核電機組配套產業園建設用地,預計項目完成后,每村按占股年收入25萬元。
在龍安開發區涵頭村,當地結合龍安工業園區企業員工“住宿難”問題,通過“鄉村振興·富村貸”、上級補助等方式籌集資金100萬元,將2棟閑置的6層樓房統一裝修改造,并配備專人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“管家式”貼心服務,實現年租金收入32萬元。
生財有道,鼓起村級“錢袋子”。2022年,福鼎市共實施“鄉村振興·富村貸”項目48個,貸款額度1.15億元,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迭代升級。截至2022年底,福鼎市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莊達81個、占比32.67%,100萬元以上的村莊27個,柏洋村率先在寧德市突破千萬村財。
“下一階段,我們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積極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、強村公司等發展模式,在項目謀劃實施、優勢產業培育等方面加強市鄉統籌,全力推進‘百萬村財、千萬鄉財’行動,全面實現鄉村振興。”福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。